1月6日,美国北卡罗纳大学俄罗斯和中国问题专家Klaus Larres教授访问学会,就“特朗普当选后的大国关系变化:跨大西洋关系中的中国和俄罗斯因素”问题与徐明棋、伍贻康、郑春荣、曹子衡、戴启秀、王志强、叶雨茗、忻华、杨海峰等进行了交流。
一、欧美关系中的俄罗斯因素
Larres称,各国现在都在在大国之间搞平衡。就欧美关系而言,俄罗斯目前是双方间争议的最关键的一个问题。
特朗普是普京的朋友,想以友好的方式来对待俄罗斯。过去几年,美对俄强硬并没有取得什么好处,因此特朗普的做法是有道理的。重要的一点是,美情报局却说是俄干涉美大选,但特朗普一直否认,甚至联合阿桑奇。这很奇怪,因为一个当选总统不应该这样行事。特朗普也提名美孚总裁担任国务卿,后者在俄有很大利益。人们怀疑他能否保持中立?美能否忘记对俄制裁?如特朗普解除制裁,很有可能与欧洲特别是默克尔迎头相撞。默克尔对特朗普的一些言论感到震惊,认为西方的价值理念应该遵守,但不管怎么样总要同特朗普打交道。默克尔会通过双方的外交渠道开展这方面的交往。
由于克里米亚、乌克兰东部问题等,默克尔一直最坚决地支持对俄制裁,东欧也支持制裁,特朗普如不考虑这些问题,美欧关系会紧张。但特朗普会不会这样做,还需等待。在默克尔和奥巴马当政期,美德关系还是很不错的,但特朗普当选后,TTIP成功的希望很小了,双方须换一种方式来谈判。
预计特朗普政府与欧洲之间会经历比较艰难的时期,但双方不会离婚。欧洲已准备增加防务支出,跨大西洋之间的贸易也很大,如离婚,是美负不起的代价。美真正的盟友还是在欧洲。因此,美欧不会离婚。
如美要解除而欧洲要维持制裁的话,德国不会马上宣布解除,但过一段时间后会跟随美国解除。德经济界早就主张解除对俄制裁,如工业联合会、东方协会。如美国解除对俄制裁,欧洲可能在春末或夏季,也可能在德国大选之后宣布解除制裁,方式可能是部分解除,即维持对俄在叙利亚战争罪方面的制裁,而解除或部分解除经济方面的制裁。这样既满足德国经济和企业界的愿望,也能够安抚东欧国家。德政府的决策会得到议会的支持。但社民党方面为显示自己同基民盟的不同会采取不同的方式,施泰因迈尔因要做总统,会较低调,但加布里埃等会发声以对基民盟施压。
二、欧美关系中的中国因素
Larres说,特朗普对华具有相当的敌意,美中关系会非常艰难。特朗普指责中国偷走了美国人的工作,还谴责中国操纵货币(这在10年前可能是),特朗普也在南海挑战中国。此外,在选举中希拉里和特朗普几乎都没有提台湾,现在却突然之间冒出来台湾问题。所以,特朗普还未上台就已引发这么多的争议。可见他在战略上特别是方法上是很有问题的,欠战略考虑。
说“亚太再平衡”是遏制中国,这是误解。奥巴马是要使中国成为美主导的国际体系的一部分,成为利益相关方。特朗普上台,美中贸易关系会恶化,美中在南海的关系也会恶化。特朗普上台后,南海问题上的进展会比奥巴马时期更少。欧洲和德国的担忧远没有美国大,英法或许有一点担忧。奥巴马时期,他期望通过谈判解决分歧,但与奥巴马相比,特朗普是以强硬姿态上台的,他更加不相信谈判。
台湾会是非常危险的问题。如果中国进攻台湾,美国很难不保护台湾,因为特朗普比奥巴马更富有激情且欠仔细考虑,他会把这个进攻视为一个强国对弱小国家的侵略。因而,中美间会爆发严重的战争。如果美中围绕台湾问题发生激烈冲突甚至战争,如果非要选边站,欧盟肯定会选择站在美国一边,尽管欧洲不一定会加入军事行动,因为价值观上台湾被认为是民主国家。这种情形可同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杜鲁门派遣军队一样。当然,一段时间后,也许欧洲会改变。
特朗普说要尽快同俄实现首脑会晤,美中也应该尽快实现首脑会晤。德可以同特朗普团队建立较好的关系,也同中国有较好的关系,德可以成为美中之间调停的力量。当然,默克尔未必能将这个事做好,因为美、俄未必会听她的。德国调停者的作用是有限的。
三、中国可能成为国际秩序混乱的大赢家
特朗普并非琢磨不定的,在他的似乎疯狂的言行中其实有一定的理性,是在表面疯狂中含有哲学性的算计和考虑。他是想通过这种捉摸不定给人以神秘感或使人感到他有吸引力。特朗普的风格就是喜欢引人注意,制造令人惊奇的效果,他不大可能在一段时间后就改变,就不再在推特上发文,就不再同蔡英文通话。混乱的情形可能会在华盛顿持续很长一段时间,由此会使国际秩序持续混乱。
特朗普如一意孤行,对他弹劾不是不可能,但要有理由。特朗普的唯一弱点是他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都有商业利益,如果他的商业利益被人抓住把柄,就有可能被弹劾。
俄不会成为国际秩序混乱的大赢家,因为俄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,它实际上很虚弱。中国应该理性地、冷静地行事,谨慎处理好外界的挑衅,解决好内部的问题,这样中国将成为最大的赢家,中国的影响和国际威望也将提高,因为中国的经济力量很强大。
